父母成長營紀實97.12.09
詩婷老師演講
宥樺老師整理
孩子們需要充滿想像的語言,小牙齒在發芽
孩子們需要充滿想像的語言,娃得福有很多老師對於如何把青菜送到小嘴巴裡都很有心得。前陣子,我也為女兒作了一首童謠。
小牙齒在發芽,牙齒癢癢呀。小牙齒快長大,食物等著我。
前面牙齒會切斷,後面會磨碎。前面牙齒會切斷,後面會磨碎。
小牙齒快長大,食物等著我。
一開始寫這首歌是為了教我女兒使用臼齒,那時候我發覺他不太會用臼齒,東西都放在門牙咬。後來我也和娃得福的老師分享這首歌,聽說娃得福的孩子現在看到食物就會唱,實在讓作曲人太滿足了。慧洲老師也說,之前沛x或x蓁吃紅蘿蔔時,常要老師幫忙把紅蘿蔔切小塊,學了這首歌之後,有一次當沛x要老師幫忙把紅蘿蔔切小塊時,慧洲老師回答:「你可以用牙齒把它切斷喔。」接著沛x說:「對喔!前面牙齒會切斷後面會磨碎。」可見孩子真的把歌詞內化到裡面了。
「手的故事」直接看著手就可以看到故事
提供良好的語言發展環境,一方面是從日常生活中說溫暖的話、說真話、說誠實正質的話、說充滿想像的話,另一方面就是透過故事幫助孩子學習語言。我們馬上先來說一個幼兒版的小故事,請把你的左掌和右手借給我,一邊說一邊做喔。
這裡有一張床,這裡有一個小枕頭,這裡有一個小孩,他躺在床上,把被子蓋起來,搖搖搖,他睡著了。
這是「手的故事」,孩子直接看著手就可以看到故事。
大家耳熟能詳的「拔蘿蔔」就是具有呼吸循環特質的故事
再來是直接口述的故事,我特別強調「具有呼吸循環特質」的故事,它特別適合幼兒,同時越是具有呼吸循環特質的故事越是適合孩子睡前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的「拔蘿蔔」就是具有呼吸循環特質的故事「…現在小貓跟著大家回到蘿蔔田,小貓抱著小狗,小狗抱著小女孩,小女孩抱著小男孩,小男孩抱著老奶奶,老奶奶抱著老爺爺,老爺爺抱著蘿蔔頭,他們一起使盡力氣地拔蘿蔔…」大家為什麼可以馬上就可以跟著我講?甚至有點衝動地就跟著講起來?這就是呼吸故事的魔力,我相信講的時候你們也都看見自己內在的圖像,有小貓、有小狗、有小女孩、小男孩…還有大蘿蔔頭,呼吸故事裡反覆的橋段還提供圖像建構反覆練習的機會,換句話說呼吸故事簡直就是圖像思考最重要的入門教材!有了呼吸故事的原理,大家還可以隨心所欲變化成新的故事,不拔蘿蔔,改釣大魚、推大石磨…還要找很多人一起幫忙。
呼吸是具有放鬆與治療的功能,早上公園裡運動的爺爺、奶奶們在練呼吸,運動員、國手們也在練呼吸。我們當然不需要跟孩子們說什麼吸吸吐、吸吸吐,但唱歌卻能自然地引導孩子進入節奏、規律的呼吸,兩拍的呼吸、三拍的呼吸、四拍的呼吸,只要你唱歌就會進入那自然的呼吸。所以搖籃曲、催眠曲當然很有效,而且催眠曲在旋律上面的呼吸特質更是明顯;另一個就是說呼吸故事,例如大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從前從前有一座山,山裡頭有個廟,廟裡頭有一個大和尚和一個小和尚。有一天那小和尚對大和尚說:『請你給我講一個故事吧!』於是大和尚就說:『從前從前有一座山,山裡頭有個廟……』」
爸爸媽媽雖然是在講故事,卻也像在唱催眠曲一樣
正x媽媽:「老師我有一個問題就,你剛剛講圖像思考,現在又說這些故事適合在睡覺前,這樣會不會讓他們更有精神,因為他們的腦袋瓜一直在想誰抱誰、誰又抱誰,反而讓他們更睡不著。」
詩婷老師:「只要聽故事,孩子就進入圖像思考了,所以才要特別找『呼吸故事』,引導他們進入放鬆、和緩的呼吸。還有,故事講完接著就是進入安靜了,讓孩子從習慣中知道睡前故事講完就要睡覺了。」
正x媽媽:「我們以前就是講完故事就越講越興奮了。」
詩婷老師:「對,有時候真的不容易。我們不但要選擇對的故事,還得平穩的說。呼吸故事可以越講越慢、越來越和緩,爸爸媽媽雖然是在講故事,卻也像在唱催眠曲一樣,越來越慢、越來越小聲。」
我把小湯匙當小花,松果當刺蝟,貝殼當乳牛
再來我們可以利用家裡的玩具,為孩子說一些簡單、溫暖的故事。這幾樣東西都是我從家裡帶來的,扇貝形的小鐵湯匙、松果和貝殼,我把小湯匙當小花,松果當刺蝟,貝殼當乳牛,在家時我還拿一些小積木圍出小孩的家。
當太陽升起,小孩睜開眼睛,快樂的一天就開始了。這個小孩要去散步,他打開門,走出去,把門關好。小孩在小徑上遇到一朵小花,小孩對小花說:「小花你好。」小花對小孩微微笑。小孩繼續往前走,他遇見一隻刺蝟,小孩對刺蝟說:「刺蝟你好。」刺蝟向小孩敬禮。小孩又繼續往前走,來倒一片綠油油的草坪,小孩看見一隻乳牛正在吃草,小孩對乳牛說:「乳牛你好。」乳牛溫暖地對小孩哞哞叫。小孩在草地上曬太陽、打滾,玩累了準備回家。小孩對乳牛說:「乳牛再見。」乳牛溫暖地對小孩哞哞叫。小孩接著往回家的路走,又遇見早上的刺蝟,小孩對刺蝟說:「刺蝟再見。」刺蝟向小孩敬禮。小孩繼續往回走,他遇見小徑上的小花,小孩對小花說:「小花再見。」小花對小孩微微笑。最後小孩回到家門前,他打開門,走進去,把門關好。回到家,小孩對自己說:「這真是快樂的一天。」
我女兒很喜愛這種故事,在家中隨意拿幾樣東西,你說它是什麼就是什麼。我女兒尤其喜歡小孩打開門走出去,打開門走進來。
入門是布偶戲,最高級是口述故事,居於中間的圖畫書、繪本是特意留給爸爸媽媽的
期初家長會的時候,我特別向爸爸媽媽介紹學校裡的故事教育,老師口述故事,不使用故事書,這訓練孩子聽覺的專注以及內在的圖像思考,剛剛大家一起回顧了小時候熟悉的拔蘿蔔,一定能感受到內在圖像的運作;學校裡還有布偶戲,老師們發現新生特別需要布偶戲,也許現在的孩子有過多的視聽刺激,主動創造內在圖像的經驗不足,不少新生一開始無法專注於老師的口述故事,布偶戲有場景、有人偶…成為新生發展想像力的預備。我覺得學校像是做了故事教育的兩端,入門是布偶戲,最高級是口述故事,居於中間的圖畫書、繪本是特意留給爸爸媽媽做的,老師們為了講口述故事得背故事,為了一場布偶戲,好幾個小時只能縫製一個布偶,所以看圖說故事的工作就教給各位囉!
今天介紹的這一本是黃昏爺爺,琉璃光出版的故事書,我大力推薦「看圖說故事」的方式,跟著畫家的畫筆走就會進入故事的世界。
x家媽媽:「講得時候要跟著,要用手指頭去引導他看著那個位置嗎?」
詩婷:「一開始我會指,等到我知道她已經進入了,我就不會再指了。類似我們在演布偶戲給孩子看的時候,哪一個主角在講話老師會特別用手去扶在那個正在講話的主角,沒有台詞了手就會放開,做一點適當的引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