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的頭 -認識神經感官系統


101年6月30日教育即療癒演講紀實
林玉珠演講
寶惠、郁婷、詩婷整理


「冷靜的移動」,我的意思是我們的頭它其實不太動的

以頭部為代表的神經感官系統具有這種抓取全世界、十分活躍的特性。但實際運作時,卻是相當「冷靜的移動」,我的意思是我們的頭它其實不太動的。我們全身上下最不動的部分就是頭,想想我們的手一天做多少事啊!我們的腳一天走多少路呀!我們醒著的時候,肢體不停的在動、在工作,對比於頭,頭真是少動得多,尤其越是需要冷靜思考時,我們的頭越是靜止不動,假使我們的頭得一直搖、一直搖,那我們還能想事情嗎?

很多動物的頭是忙碌工作的

人跟動物真的不一樣,很多動物的頭是忙碌工作的。一隻小鳥要築一個鳥巢,牠得用嘴、用頭銜草和樹枝,牠用頭築巢,牠的頭做的是人的手的工作。再說啄木鳥,豆豆豆……地啄個不停,牠這本事我們人類做不來的,你去豆豆看!要你的頭在樹幹上鑿個洞,我們可能就腦震盪了吧!又說大象,伸出長長的鼻子就把木頭這樣捲起來,就把牠愛吃的甘蔗送進嘴裡,還可以在頭頂上載一、兩個人。動物跟人真的不一樣,動物需要東西,幾乎都用頭來做事,牠們的頭不思想,牠沒辦法思想,因為頭一直在動;我們的頭不動、不做事,所以我們可以好好的思想。

省思校長是學校的頭

這個關於頭的本質的闡釋還會使我聯想家長對我的提醒。我們的家長會長常跟我說:「校長,你不能這樣一直工作、一直工作,你有的時候該叫老師去工作啊!」其實我們每位老師的工作也常常不勝負荷,所以我總覺得不能再叫老師工作了,我只能盡力多做一些。安琪爸爸也跟我說:「校長是學校的頭,一個禮拜的行程、工作不能全部排滿,留白一、兩天都不為過。校長要好好運用這一、兩天思想,組織發展需要花時間、花心思規劃啊!」可是沒辦法,一方面華德福學校三元社會的理想和我們一般所熟悉的組織哲學不同;另一方面,這是我們磊川社群的創業階段,創業維艱,校長兼撞鐘是個必經的歷程,這也磨練我成為更合適、更專業的工作者。

人類的頭不工作、能思想,人類才能一直進步

       回到正題,因為人類的頭不工作、能思想,人類才能一直進步。人類不能飛,人類卻可以造飛機;人類無法像深海魚類潛到海底,但人類造出潛水艇;上山、下海,人類發明各種交通工具突破人體限制。當然動物也有動物的智慧,幾年前我家陽台曾經有虎頭蜂來築蜂窩,剛開始我為蜂窩的美著迷,那蜂窩的色彩非常漂亮,一層一層好像大理石的條紋,牠們工作的速度又快又精準,蜂窩的造型和線條也很特別,和平常土蜂的蜂窩比起來簡直是皇宮與民宅。可後來牠們越做越大,我嚇壞了,最後還是請消防隊來把蜂巢弄走。這次近距離的觀察使我對虎頭蜂心生敬佩,牠們真是厲害,當人類還在穴居時,蜜蜂就可以自己蓋房子了,可是牠們從幾百萬年前就這樣做了,幾百萬年後還是這樣做,牠們沒有進步,但是人類每天都在進步。

電視出現以前,阿嬤說:「以後會有一種收音機,是可以看到人的…」

我小時候沒有電視,記憶中好像到小學六年級電視才出現。電視出現以前,我阿嬤跟我說:「以後會有一種收音機,是可以看到那個人的…。」我的童年,收音機才是主要傳媒,我記得當阿嬤描述那種未來看得到人的收音機時,我心中充滿神奇的感受。後來又有人說,以後會有一種機器可以取代人的腦,可以取代人的工作,你看現在我們有各式各樣的電子設備。小時候等公車,常等了半個小時還不來,我總是覺得好想知道公車到底有沒有出發,還是現在堵在哪裡,要是還要等很久,我乾脆就走路回家,因為我走路回家也是半個小時啊!而現在的公車站真的有了這樣的設備。只不過在我一個人的生命時間裡,就親眼目睹那些人類的夢想成真。然後我現在常常想,以後的家庭房車,可不可以不用自己開就直接送我們抵達目的地,而且很安全,主動偵測路況,既不會發生事故,又不會堵車。我相信一定有發明家在做,未來一定會有的。人真是很聰明,因為頭腦坐在脖子上,不用動,就可以慢慢思想。

引導孩子做很多工作,讓身體動起來

       在教育上,我們如何促進神經感官健康?最重要的是提供神經感官健康的環境。孩子需要工作!我們要引導孩子做很多工作,讓身體動起來,大動作、小動作、精細動作,直到14歲真正的思想發展階段開始前,我們最要積極努力的是累積孩子使用身體工作的實力,但別忘了,對孩子來說,工作與遊戲是分不開的。幼兒園的孩子每週都有烹飪天,他們常做饅頭。阿嬤不解的跟我講:「那個大班的不知道在做什麼?那個小班饅頭做得多漂亮,一顆一顆圓圓大大的;到了大班,怎麼越做越回去,歪七扭八、亂亂用(台語),而且還做好小,那怎麼好吃。」我的媽媽也不認識那其實是更精緻的身體能力。有時候小學家長說:「我兒子字寫得那麼小,他為什麼把字寫得這麼小呢?看起來小氣巴拉的。」其實這些都是神經感官系統最需要的發展基礎。
                                                             

給神經感官一個圖像,然後全身投入地做和說

幼兒時期,我們一方面繼續使孩子粗動作、細動作發展得更精巧,另外還要讓他們發展出獨立自主的活動能力。當孩子常常抱怨:「我好無聊。」時,我們要敏感於這是孩子不會遊戲、不能獨立自主活動的訊號,因為如果孩子自主性夠,就絕對不會無聊。相反的,他的時間會不夠用,他會說:「等一下,等一下。」我們喊他:「吃飯了!」他說:「等一下。」我們催:「去洗澡!」他們也說:「等一下。」他們忙碌得不得了,因為他們進入完全自主性的活動。這個時候,父母不能再喊了,只能站到孩子旁邊,牽起他的手,然後全身投入地做和說:「走,我們去洗澡。」有時候還帶點撒嬌、帶點想像的說:「有一隻小白兔在浴缸等你哦!有一隻小鴨等著你去餵牠……。」一定要有一個更美好的願景,給神經感官一個圖像,這是最能使幼兒順利跟隨的溝通方式。而當我們說了很多次,孩子不聽,也不要因此而生氣。有一些家長說:「我叫他三次不聽,我就火爆了。」也許我們換個方式想,我的孩子真是獨立自主,真是了不起,他像愛迪生一樣,如此投入工作與遊戲,他忘記他要吃午餐了,他甚至以為他吃過了。當然前提是孩子正在進行的是有品質、具創造性的遊戲。

身體卻缺乏鍛鍊的孩子,他們容易變得眼高手低,一天到晚只是批評

我們要盡可能地挑戰每個肢體動作。大班的時候,孩子全身都變得比以前靈活,手繪編織、腳會跳繩;小學以後,跳繩變得更難,從雙腳到單腳,一左腳、一右腳地跳;正跳、反跳、交叉跳,一人、兩人、多人跳……。我們應該期望孩子要像特技團一樣厲害,這樣才表示他全身上下、從頭到腳、從中心到邊緣,所有末端的神經感官都發展、都覺醒、都為他所用了。對自己身體使用越是靈活,對世界的認識也才越接近真實。而那些頭腦聰明,身體卻缺乏鍛鍊的孩子,他們容易變得眼高手低,一天到晚只是批評。

                                                                                待續              

轉載:請註明出自石山書院 https://www.shishancollege.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